最新公告

感謝各位朋友對於本站的支持鼓勵,為了提供更完整的內容,筆者將過去獨立版面的文字集結於新站:夏一跳的私房觀點(樂觀進取愛分享),歡迎舊雨新知繼續給予批評指教!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中國MBA商學院未來的發展前景(上)



商學院教育全球化的第一個方面是教授市場的全球化
商學院要招聘優秀教授時,中國所面臨的競爭已經不是地方市場,不單是北大和清華競爭,北大和復旦、中歐競爭。如果要和哈佛、史丹福競爭,那麼教授的市場必須完全是全球化的。越是高檔次的人才,全球化的程度越高,支付的工資要和國外的商學院有可比性。但中國現在付不起全球化的工資,與國際的商學院差距還很大,難以吸引最好的教授。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的話,在全球競爭中可能就會輸掉。
第二個方面是學生市場的全球化。過去中國最優秀的學生就去中國最優秀的大學讀書,而現在不是這樣了,中國最優秀的學生可以到全世界最優秀的大學去讀書,而不一定只選擇中國的學校,MBA學員尤其如此。即使學生不出國,也可以讀外國大學的學位,因為越來越多的外國商學院來中國辦學,在中國設立招生辦事處、從事推廣活動的商學院更多。我們不能再認為只要我們是中國好的商學院,總是有最優秀的學生。如果我們不努力,我們就會失去中國的本土市場。
第三個方面是學術成果的全球化。過去我們滿足於“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只要是國內優秀的學者寫的文章,就有讀者,就有市場。但現在不是這樣了,比如說,這幾年中國商界人士讀的書,受歡迎的,沒有幾本是中國學者寫的,大多是外國人寫的翻譯本,甚至假冒的外國書都進入排行榜。這是要引起我們注意的。過去國外的一本新書出版之後,大部分國人在很長時間不知道,如《基業長青》到很多年後才翻譯過來。而現在不一樣了,美國出了一本書,可能三個月後中文版就出來了,有些書甚至與英文版同時出版。特別是,有了網際網路之後,老師和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時間差沒有了,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可能老師還不知道,學生就讀到了。這使得當老師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第四個方面是教育經費來源的全球化。在美國,社會捐款是學校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有錢人越來越多,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向大學捐款。但我們不要以為中國的企業如果捐款的話一定捐給中國的大學。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國外讀書的時候,他們更可能向國外的大學而不是中國的大學捐款,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好,大量的中國捐款就可能跑到外國的教育機構。我知道倫敦經濟學院去年收到一筆有史以來最大的個人捐款,捐款人就是中國大陸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