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感謝各位朋友對於本站的支持鼓勵,為了提供更完整的內容,筆者將過去獨立版面的文字集結於新站:夏一跳的私房觀點(樂觀進取愛分享),歡迎舊雨新知繼續給予批評指教!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為何公司留不住頂尖人才 ?

為何公司留不住頂尖人才 ? 根據筆者的職場經驗,可歸納出以下十點原因 :

1. 大公司的官僚作風。

這有可能是幻想破滅的員工會提供的首要理由。但這個理由通常掩蓋了其他原因。沒人喜歡毫無意義的規則。但當頂尖人才開始提出這一問題時,這通常意味著他們感到自己缺乏對這些規則的發言權。他們只是簡單地被要求遵守並適應組織的繁文縟節。如果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發言權,真正有才幹的人就會買單走人。

2. 沒能為人才找到一個「燃燒自我」的熱情。

大公司內部活動多、流程繁瑣,通常都沒有多餘人手去關照那些頂尖人才,詢問他們對當前的工作是否樂在其中,或者想不想參與一個他們真正感興趣又對公司有益的新挑戰。人力資源部門通常忙於其他事務,無暇顧及這個。老闆們也通常時間匱乏,於是這樣的互動對話就成了“錦上添花”而非“例行事項”。倘若如此,您就等著跟最頂尖的員工說Bye-Bye!頂尖人才的動力來源不是金錢和權力,而是內心想成就宏大事業的機會,以及他們真正所熱衷的事情。大公司幾乎從來不花點時間跟員工把這個問題搞清楚。

3. 馬馬虎虎的年度績效評估。

如果您知道有多少公司都不進行有效的年度績效評估,您會萬分驚訝。或者,他們做了年度評估,但都只是倉促了事,迅速填寫一個表格(員工績效考核表)交給人力資源部門,就又回去幹活了。這給員工留下的印象是,我的老闆——以及公司——對我在這裡的未來發展並不是真正感興趣。如果你有足夠的才智,為何還要呆在這裡呢?

4. 沒有圍繞職涯發展的討論。

大多數員工都不知道他們五年後要幹什麼。根據調查,如果被問到這個問題,只有不到5%的人可以給出答案。但每個人都很想討論有關自己未來的事。大多數老闆從來不跟員工——乃至最頂尖的人才——探討他們未來職業生涯的走向。如果你可以提出這個話題,那麼這對你和你的公司來說都是巨大的機會。在這方面表現最好的那些公司除了年度或雙年度績效評估會議之外,還會與員工進行單獨的年度討論,有關繼任規劃和職業生涯發展。如果你最得力的幾個員工知道你覺得他們有繼續在公司發展的前途,他們更可能留下來。

5. 三分鐘熱度/戰略重點。

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真正的挑戰不在於設立一個戰略重點,例如:短期的銷售目標達成率,而是在於三到五年後仍然堅持的願景。頂尖人才討厭被“呼來喚去”。一旦您決定了某個專案由他們帶頭,您必須給他們足夠的機會去實現他們所承諾將達到的結果。

6. 缺乏問責制和/或指手畫腳。

儘管您不能對頂尖人才“呼來喚去”,但將專案負責人當作神聖不可侵犯也是不對的。這並不是說你應該參與任何人的工作或對他們指手畫腳。而是說,頂尖人才需要他人的問責,並且不介意為他們的專案承擔責任。因此,在他們執行專案的過程中,應該與他們保持定期review。他們會重視你提出的見解/意見/建議——只要這些不要成為說教。

7. 惺惺相惜,物以類聚。

你的頂尖人才周圍都是些什麼人呢?很多公司都有一些按道理不應該再繼續任職的員工。問其原因,公司會給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解釋--“很難找到他/她的替代人選……”“現在不是時候……”但是,對一些正從大公司跳槽的頂尖人才進行離職面談時,你經常會聽到,他們是如何因為受不了前任“隊友”而離開的。如果你想留住最優秀的人才,確保他們被其他同樣優秀的人才所包圍。

8. 構想的缺失。

這聽起來可能很明顯,但你公司的未來是否讓人充滿激情?你執行的是什麼戰略?你希望某個人才幫你達成什麼樣的構想?他們對這一構想有沒有發言權或者自己的貢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就不能閒著了,而且動作要快。

9. 缺乏開放的態度。

頂尖人才希望自己的觀點能得到表達和聆聽。很多公司都擁有一個賴以存在的構想/戰略,並且將對該戰略的反對意見視作干擾或某人沒有團隊精神的體現。如果所有最優秀的人都選擇離開或不同意該戰略,那麼剩下跟著你的就將是一批沒有擔當、唯唯諾諾之人。你一定要能夠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始終將這些新建議的最好部分納入決策之中。

10. 是哪個主管出了問題?

如果你的公司最近辭職的幾個人都向同一個主管彙報,那麼這很可能不是巧合。我們通常會接到客戶請求,讓我們去“搞定”公司的某個人,他要麼是個了不起的銷售人員、工程師,要麼是一個創始人,但卻讓他們周圍的每個人近乎瘋掉。我們可以進行嘗試,但很遺憾,在這種情況下,高管培訓通常只有33%的成功率。更好的辦法是在你的公司中為他找一個不同的職位,或者,至少不將你的高潛力員工置於他們的管理之下。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出國讀MBA,您準備好了嗎 ?


最近因為接觸到較多大學部的課程,同學們對於出國唸MBA好還是留下來讀研究所猶豫不定,其實出國唸書除了需要一筆可觀的經費之外,畢業之後是否能與就業連結上,才是關鑑之所在。筆者通常會請同學去思考一下之後的就業方向或是自己的核心專長在哪?那麼,出國讀MBA究竟值得與否?筆者提供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國際視野: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員了解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培養國際視野,積極地參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出國讀MBA為求學者提供了機會,通過學習和生活,對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商業、文化、企業運作有較為全面的了解。
第二、案例教學:每個人的經歷非常有限,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瞭如指掌,但對其他行業卻知之甚少。而國外商學院的案例教學,內容涉及不同的行業,這種跨行業的認識,大大豐富了求學者的知識結構,對今後的職業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第三、解決問題:雖然國外教授不會告訴求學者具體怎麼做,但他會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今後的職業發展和個人生活都十分有益。
第四、語言能力:出國讀MBA,求學者的語言能力和表達技能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第五、人際社交:在國外讀MBA所接觸的人的範圍是國內所不能比的,它是拓展人際關係的一條捷徑。如今許多人都認同‘商學院也是社交場’的說法,商學院是商界精英雲集的地方,也是商業經驗、資訊和關係匯集的地方,這些都是極為寶貴的資源。
第六、自我成長:國外商學院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精英雲集,在這樣的環境下,求學者更容易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不會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此外,在海外生存並不容易,需要更大的勇氣和能力,因此,出國讀MBA也是一個鍛鍊自我、重塑自我的好機會。
結論:出國讀MBA,雖然代價昂貴,但收穫頗豐,可了解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培養國際視野,提高外語水準,豐富行業知識,拓展人脈資源,此外,適應國外截然不同的生存環境,原本也是鍛鍊自我的絕好機會。出國讀MBA,您準備好了嗎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大陸MBA面試:30歲高管日益趨多


大陸清華大學2013年秋季MBA計劃招生420名,其中國際MBA40名,全日制MBA115名,在職MBA265名。
從4200多個候選人中經過資料初審,進入面試環節,要在約半小時裏經過3位面試考官的層層“盤問”,才有機會參加之後的全國MBA聯考,通過分數線才能最終被錄取。整個錄取比例相當於10:1。
與以往的MBA言必稱哈佛、史丹佛不同,現在報考的學生、特別是在職考生更多選擇國內一流院校,這就使得少數國內優秀MBA教育機構的競爭異常激烈。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在職考生都有一定的工作基礎和相當成績,在中國接受相關教育更能和同學保持聯繫,學以致用,有助於今後的事業騰飛。
1998年時MBA報考者還是公司中層甚至普通員工居多,今天的報考者業界成績更大、創業者公司規模更大、擔任著公司更高的管理職位,整個MBA教育的學生層次在不斷提高。
與以往40歲左右才達到事業高峰的商界精英不同,近年來報考MBA的企業高管則非常年輕。報考者大多在30歲左右。這與近年來新興的資訊產業密切相關,這些行業的人才結構本身非常年輕,30歲左右就可獨當一面,三十五六歲功成名就者比比皆是。
對於社會上對MBA就是混文憑、結交圈子的功利教育的誤解,功利不等於急功近利或自私自利,一個人為了改變自身命運和家人生活環境而作的努力無可厚非。MBA是致用之學,不管是大用還是小用,都要通過層層努力達到一定高度。筆者認為, 30-40歲在事業上有一定層級的中高階主管, 對於管理的知識領域有需求的, 那麼進修MBA教育的確是有必要的; 如果您的目的在結交人脈, 在資金的規劃上亦無問題, 那麼EMBA將是您的另一個選擇。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要如何報考中國MBA?



MBA聯考報考條件有哪些?
大學畢業後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大專畢業後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MBA聯考科目及難度有多大?
MBA聯考為兩門:英語和綜合能力。英語滿分100分,相當於英語四級;綜合能力分為數學、邏輯和作文,滿分200分,其中數學75分,主要考查初等數學和幾何,邏輯滿分60分,作文滿分65分,分別是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
命題工作均由教育部委託有關機構承辦。選考日語俄語的考生,用全國統考的試卷,其他語種的試卷由招生單位自行命題(政治理論改由單位自行命題在復試中進行)。聯考科目的考試大綱由全國工商管理(MBA)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復試時間、地點、科目、方式由招生單位自定。復試辦法和程式由招生單位公佈。
MBA考試並不難。尤其近幾年考試大綱變化,為了讓更多有工作經驗的人學習MBA,考試門檻不斷降低,相繼取消了英語聽力考試、管理知識考試、政治、高等數學等科目。根據聯考經驗來說,即使一個多年沒有摸過英語和數學的考生,經過68個月的系統學習,考上理想學校的機會非常大。
MBA聯考相關事宜要注意:
1、報考MBA需要3年以上工作經驗。計算方法是,從拿到大學畢業證開始至就讀MBA時。所以,您這情況,應當參加20111月的MBA考試。也就是從2010年開始準備。
2、報考學校在10月考研報名的時候就要確定,雖然會有兩個志願,但只有第一志願才確實有效。所以選擇學校要慎重。
3、為包括MBA,建議可以多讀些管理類的書籍,注意自己邏輯思維的培養,多動筆寫寫。當然,英語不能放。
4MBA考試包括綜合和英語兩門。其中綜合包括數學、邏輯、寫作。英語難度教普通研究生簡單些。
5、報考MBA本來就是很多理工科類同學積累管理經驗,拓展人脈的機會。所以,原本專業,對自己就對MBA沒有影響。
6MBA的學費是很高的,像清華北大都已經10多萬人民幣,其他院校,便宜也要45萬人民幣。生活費就不好計算了,根據不同地方,不同生活要求吧。
7、讀MBA也是種人生選擇,所以,做為個過來人,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在沒做之前糾結於是否正確,關鍵是,要去做。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中國MBA商學院未來的發展前景(下)


商學院的崛起是從前50年來教育範疇的勝利故事之一,取得美國認證的MBA學位在過去15年中增加尤其強勁。1990年,美國教育認證機構美國商學院協會 (AACSB)259所美國大學頒發了認可證。今天,這一數字已超過500所,其中還有74所商學院是在美國之外。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白領工作者千篇一律都是會計師、行銷專員或工程師,而且他們全部職業生活都會為一家僱主工作。後來匆匆呈現了一類職業經理人,他們能把經商技巧利用到任何行業的任何一家公司中。於是,MBA學位成了這個新型管理階層的非正式會員資歷證。
美國在1955年授予了約3000MBA學位。到上世紀90年代末,每年共有10萬人獲得這個學位。這一美國模式的影響下,歐洲國家也發展了自己的商學院。現在,英國、甚至德國,也分別聲稱已佔有超過100MBA課程,用數學工具把握整體薪酬體系。而直到未幾之前,德國仍是管理教育的黑洞。
在這種發展背景下,雖然明茨伯格教授和普費弗教授等批評人士認為,商學院將過錯的技能教給了MBA學生,但人們仍會把他們當作壞性格的老固執而不加理睬。2001年出現了第一個跡象,顯示出人們對商學院較廣泛的不滿情感。那一年,即便是頂級商學院的畢業生也發現很難找到工作。接著就是安然公司(Enron)的瓦解,而該公司高層都是些受過MBA培訓的經理人。是美國商學院疏忽了向學生們灌注道德觀點和領導才能嗎?
商學院迅速作出反映,這一點他們是做對了。為了贊助學生找到工作,它們改革了職業諮詢部分。課程內容增添了商業道德和領導才能。哈佛商學院是坦然前首席執行官傑佛瑞.史基林(Jeffrey Skilling)的母校,該校現在劃定所有MBA學生除了學習融資、策略和行銷等傳統課程外,還要修讀一門有關“領導才能、管理和義務”的課程,
但在許多批評人士看來,這些轉變只是一些“粉飾不足”的名義工夫。貝內斯教學和奧圖爾傳授以為,商學院熱衷於尋求學術名譽,結果只會是徒勞無益,研究論文沒人去讀,從業經理人也讀不懂,而且MBA課程對實際管理工作的器重基本不夠。
僱主們也對新MBA畢業生的技能存有疑慮。大部分僱主對新招聘MBA畢業生的剖析才能覺得滿足,但許多僱主指出,他們卻缺少溝通、人際來往和鼓勵員工的技巧,而這些都是管理團隊的必備技能。
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今年將招聘600 MBA畢業生,成為最大的商學院學生招募者之一。但在每年的新招聘人員中,MBA所佔比例正在下降。“我們正撒出一張更大的網,”公司全球招聘總監邁克爾.帕廷頓(Michael Partington)說,“我們尋求具備和MBA畢業生等同智力程度、但同時擁有更多‘軟’技巧的人。”
這並不表示對管理教育體系投了不信賴票。但它卻凸顯出,對僱主來說,工程、法律或醫學等運用學科的研究生學歷跟MBA一樣有用,這是HR招聘時絕對不能忽視的問題。

中國MBA商學院未來的發展前景(上)



商學院教育全球化的第一個方面是教授市場的全球化
商學院要招聘優秀教授時,中國所面臨的競爭已經不是地方市場,不單是北大和清華競爭,北大和復旦、中歐競爭。如果要和哈佛、史丹福競爭,那麼教授的市場必須完全是全球化的。越是高檔次的人才,全球化的程度越高,支付的工資要和國外的商學院有可比性。但中國現在付不起全球化的工資,與國際的商學院差距還很大,難以吸引最好的教授。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的話,在全球競爭中可能就會輸掉。
第二個方面是學生市場的全球化。過去中國最優秀的學生就去中國最優秀的大學讀書,而現在不是這樣了,中國最優秀的學生可以到全世界最優秀的大學去讀書,而不一定只選擇中國的學校,MBA學員尤其如此。即使學生不出國,也可以讀外國大學的學位,因為越來越多的外國商學院來中國辦學,在中國設立招生辦事處、從事推廣活動的商學院更多。我們不能再認為只要我們是中國好的商學院,總是有最優秀的學生。如果我們不努力,我們就會失去中國的本土市場。
第三個方面是學術成果的全球化。過去我們滿足於“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只要是國內優秀的學者寫的文章,就有讀者,就有市場。但現在不是這樣了,比如說,這幾年中國商界人士讀的書,受歡迎的,沒有幾本是中國學者寫的,大多是外國人寫的翻譯本,甚至假冒的外國書都進入排行榜。這是要引起我們注意的。過去國外的一本新書出版之後,大部分國人在很長時間不知道,如《基業長青》到很多年後才翻譯過來。而現在不一樣了,美國出了一本書,可能三個月後中文版就出來了,有些書甚至與英文版同時出版。特別是,有了網際網路之後,老師和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時間差沒有了,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可能老師還不知道,學生就讀到了。這使得當老師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第四個方面是教育經費來源的全球化。在美國,社會捐款是學校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有錢人越來越多,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向大學捐款。但我們不要以為中國的企業如果捐款的話一定捐給中國的大學。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國外讀書的時候,他們更可能向國外的大學而不是中國的大學捐款,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好,大量的中國捐款就可能跑到外國的教育機構。我知道倫敦經濟學院去年收到一筆有史以來最大的個人捐款,捐款人就是中國大陸人。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大陸MBA考試之五大攻略


一、制訂應試準備計劃。本次MBA入學考試改革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初試科目由政治理論、英語、綜合能力、管理4門改為英語、綜合能力2門,原來初試中的政治理論科目、管理科目中的主要內容、英語科目中的聽力將放在復試環節予以考核。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這種變化應該是一件好事,他們可以依據初試、復試階段不同的考核內容強化不同階段的應試準備重點,相應地減輕了初試準備的壓力。但即便如此,如果考生在聯考前未能制訂明確的應試準備計劃,就很容易導致復習過程中缺乏系統性、計劃性,臨近考試時才發現時間不夠用,很多該復習的內容還沒有很好地復習,倉促上陣,聯考成績自然不理想。尤其對於許多參加MBA考前輔導班的考生而言,容易養成依賴的惰性,被動地跟班學習,這種現象更為普遍,值得引起重視。因此,考生有必要根據自己的個人特點,制訂出操作性較強的應試準備計劃,明確不同時間段的復習重點以及需要達到的復習效果,並不斷對照這些要求檢查和調整自己的復習進度。
二、把握應試準備的重點。MBA入學考試改革後,2門聯考科目的具體考試內容也有一定程度的變化,比如,英語取消了對語法的專門考核,加大了對詞彙量考核的力度,完形填空也由原來的10分增加到15分,文章的篇幅變長,難度有所加大;在綜合能力考試中,管理知識的考核在寫作中會有所體現,數學由原來的90分減少到70分,所考查的知識點有所減少,綜合性能力考查則大大加強。考生應把握住新的考試大綱,了解並適應類似這樣的變化,對自己的復習重點做出相應的安排。隨著聯考日期的臨近,考生的復習重點也應逐步從系統準備向重點準備轉變。一方面,對於有關考試的內容,考生不應平均地分配時間,而應在自己的薄弱環節上多投入精力,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實際收益;另一方面,應加強解題技巧的訓練,加大模擬練習的頻率,適應考場氛圍。值得一提的是,模擬練習一定要找出整體、連貫的時間,在不受干擾的環境中進行,並嚴格遵照考試大綱所提出的時間要求,這樣才能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實現“練兵”的目的。
三、調整好自己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無論是考生的生理狀態還是心理狀態,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起伏、波動,會出現波峰和谷底,對於有些考生而言,這種波峰和谷底的差別還非常大。因此,考前實力相當的兩個考生,由於身體或心理方面的原因,最終考分可能相差達數十分。理想的情況是,考生的心理曲線和生理曲線在聯考時都能夠達到峰頂。以往成功的MBA考生大多都能夠很好地調整自己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因此,越是臨近考試,考生越要注意保證適當的休息時間,越要保持情緒穩定。有些考生信奉“臨陣磨槍,不快也亮”,在考試前過度開“夜車”,使自己疲憊不堪;或者,在考試前瞻前顧後,顧慮重重,思想包袱很重,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如何準備好考試上,而是集中于萬一考不好該怎麼辦上,這些都不利於在考試中發揮自己的正常水準。
四、合理地配置考試時間。這是許多MBA考生普遍忽視的一個技術性問題。在聯考過程中,很多考生反映時間不夠用,題目做不完。由於時間緊,對於綜合能力考試中的寫作或英語考試中的作文,只能匆匆寫幾句了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考生考前復習不充分,也可能是由於考生缺乏必要的應試技巧。對於成功的企業管理者而言,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之一;同樣,對於成功的MBA考生而言,也需要很好地利用時間這一寶貴的資源。由於MBA聯考的題型、題量相對固定,考生應該在熟悉考試大綱所給出的樣題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平常解題的習慣,在考試之前就合理地規劃好自己的考試時間,明確到哪個時間應該完成哪種題型。這樣,就不會出現時間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在考試過程中也就能夠表現得遊刃有餘了。
五、做好復試環節的準備。許多考生考完聯考之後,緊張的弦就鬆了下來,總覺得可以鬆一口氣了。而加大復試環節的考核是本次MBA入學考試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復試考核的科目和內容有很大程度的增加。因此,在完成初試之後,考生應立即制訂自己的復試準備計劃,儘早著手復試準備。對於英語聽力和口語基礎薄弱的考生而言,應強化這方面的訓練。由於管理知識主要放在復試環節進行考核,考生平時應注意看一些管理基礎理論方面的書籍,並多看一些經營管理類的報刊,以便對企業實踐中一些經典的經營管理案例有所了解。在復試中,考生要注重自己的儀容舉止,表現出較高的素養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復試環節能否順利過關,關鍵在於考生是否能夠表現出良好的管理潛質,表現出較強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分析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團隊精神等。